邓飞立法会议员
长和集团拟出售包括巴拿马运河两大港口在内的海外港口,有关交易引发广泛关注。这笔交易极有可能对国家安全带来风险,尤其在当前中美博弈和国际关系变化莫测的形势下,风险尤为突出。
由于港口具有战略资产价值,一旦出售将对国家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启动反垄断审查。根据《反垄断法》第二条,即使交易主体在境外,只要对中国市场产生排除限制竞争效果,便可启动审查。
同时,由于港口运营涉及物流数据与地缘政治风险,监管部门还可结合《国家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来评估港口系统数据安全风险,以防范「地缘政治博弈」对航运造成潜在威胁。虽然目前中国监管部门的审查结果尚未公布,但此案无疑已经触及法律红线。
中国在国家安全、金融稳定、数据合规及反垄断等领域已建立起系统的境外交易审查机制,并多次援引相关法律否决或限制交易。例如,滴滴出行在2021年计划在境外上市时,被国家依据《数据安全法》和《网络安全审查办法》进行审查;高通在2018年计划以440亿美元收购荷兰芯片公司恩智浦,但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未批准,最终交易告吹,这是中国首次单独否决全球大型并购案。
根据香港国安法及《维护国家安全条例》,香港居民,包括企业和个人都有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定义务。在长和出售港口的争议中,若交易被证实威胁中国航运安全,甚至配合外国的战略布局、构成国安风险;这种忽视国家利益的商业行为,无可避免将遭受法律制裁。
香港作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商界精英作为社会的重要力量,需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方面发挥表率作用。这不仅是政治要求,也是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基石。这既是「爱国者治港」原则的延伸,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一直以来,许多企业家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兼顾国家利益与社会责任,被誉为「爱国商人」,受到广泛景仰。例如,南洋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倾资兴学,创办了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等教育机构,将个人财富投入国家教育事业,践行爱国精神;清末民初的张謇先生,弃官从商,创办大生纱厂,并投资于纺织、教育和交通等领域,被誉为「实业救国第一人」。此外,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面对美国制裁时,仍坚持自主研发,推动鸿蒙系统和5G技术,突破西方封锁。这些例子都表明,真正的商业成功不仅在于财富的积累,更在于对国家与社会的贡献。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真正成功的商人必须心系天下,「商」与「国」紧密相连,方能赢得尊重,名留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