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法律界人士表示,涉事企业需审慎评估相关法律风险,避免让自身面临难以承受的后果。图为长和港口集团经营的巴拿马港口。 资料图片
香港文汇报讯(记者黄子晋)长和拟售巴拿马港口予美国财团贝莱德(BlackRock)一事备受关注。有香港法律界人士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表示,任何国家对危害国家长远发展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的行径都不可容忍。有关交易不仅涉及反垄断审查,更可能逾越国家安全底线,相信国家会有很多保障国家安全的硬手段可以处理,涉事企业需审慎评估相关法律风险,避免让自身面临难以承受的后果。
倘交易成事或危害国家经济安全
「港口不只是码头,还影响着国家造船、航运和国际贸易等产业的发展。」青年民建联主席、律师刘毅表示,有关交易涉及的港口不仅是长和的核心资产,更是全球供应链的关键节点,绝非一般商业资产,而贝莱德与美国政府关系匪浅,在美国对中国挑起贸易战下,倘是次交易成事,有关港口可能被美方用于强化对全球海运的控制,甚至危害国家的经济安全。
他分析,从法律层面看,长和自己的港交所公告已经把这笔交易定为「重大交易」,显示交易对该公司战略和未来发展有实质影响,须受到多方面严格监管。除了根据香港《上市规则》,这种交易必须公开揭露,还要股东表决,更别提这涉及跨国基础设施转让,需要面对多国的反垄断和安全审查,而这也是国际惯常做法。
美曾以国安为由阻中企收购美港口
刘毅举例,美国于2018年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挠中远海运收购长滩港;荷兰于2022年以战略安全为由阻挠中国企业入股鹿特丹港;英国在《国家安全与投资法》生效后,于2023年否决中国企业参与当地的核电项目。此外,欧盟有《外资审查框架条例》,德、法、意等国也可直接否决敏感交易等,「无一国不会规管重要战略资产外流。」
所谓有关交易属「在商言商」的说法,他认为该说法站不住脚。他解释,美国近年持续打压中国港口与造船业,包括拟对停靠美国港口的中国船舶征收「惩罚性港口费」等,其透过打压中国造船业,企图重新控制供应链,压榨国家出口空间的居心昭然若揭。长和此时将有关港口售予美资,正中美国下怀,也可能导致中国航运成本上涨,甚至动摇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让美国遏制国家的空间进一步增大。
刘毅表示,自己留意到相关关注源于公众对国家发展前景的深切关注,全球皆然,相关评论并非个人情绪化的表达,而是传递了对战略资产处置必须审慎对待的共识,这种舆论监督是健康社会应有的组成部分,也是大型企业必须要面对的责任约束之一。
交易影响中国市场国家监管部门有权介入
香港中律协副会长、全国港澳研究会会员黄国恩表示,有关港口属重大关键基础设施,其管理权转移可能造成海运业垄断行为,直接影响中国进出口的成本与航线稳定性。从国家反垄断法的角度来看,无论有关交易是否发生在中国境内,只要有关交易的影响可能对中国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国家有关监管部门就有权依法介入。
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强调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黄国恩强调,任何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做生意时的首要考虑应该是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必须确保交易是在国家安全及国家利益不受伤害的前提下,合法合规地进行,除了反垄断法,维护国家安全相关法例等均可成为监管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