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山西建投八建集团五台县沟南片区综合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道路“黑化”焕新颜 铺就民生“幸福路”

近日,随着最后一段围挡的拆除,由山西建投八建集团承建的五台县沟南片区综合管网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正式建成通车。该项目总投资2.915亿元,总长度5.830千米,包含西环路(西米市街—云海街)、智深路(西环路—迎宾路)、迎宾路(云海街—东环路)三条主干道及下设的综合管网和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建设有效解决了片区长期存在的出行不便、雨季内涝等民生痛点,区域面貌焕然一新,居民出行体验和安全感得到切实提升。

多维攻坚:破解复杂工程难题

该项目是一项集交通优化、防汛排涝、民生改善于一体的系统性工程。自启动以来,项目团队便面临“三重考验”:地质条件复杂,高填方路段占比达35%;地下管线纵横交错,涉及电力、通信、给排水等12类管线;施工期间需保障周边3万居民正常出行。

面对高填方工程量大、工期紧张的挑战,团队应用“超厚填筑+冲击碾压”复合工艺,通过对施工参数的精细化优化和工序衔接的周密安排,将工期从50天压缩至30天,为后续工程抢出宝贵时间。针对地下错综复杂的管线网络,团队采用“探地雷达+人工摸排”双保险模式,通过雷达扫描探测与人工现场复核相结合的方式,精准标注56处管线交叉点,解决了地下管线定位难题,实现施工全程“零事故、零投诉”的目标。为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影响,项目团队精心制定了“分段施工、动态导改”的整体策略,运用BIM技术构建三维交通模拟模型,科学预判交通流变化,将原本需全封闭的作业面精细分解为4个有序衔接的施工阶段,每个阶段仅封闭1/4的作业区域并设置完善清晰的交通导流标识和临时通道,确保了施工期间交通基本畅通,最大程度降低了施工对市民生活的影响,获得了甲方与市民的一致认可。

匠心筑造:诠释品质工程内涵

工程质量是项目的生命线。在至关重要的沥青路面摊铺阶段,项目遭遇了连续7天的阴雨天气,严重威胁施工质量和进度。项目团队迅速反应,紧急调集8台大型吹水烘干设备,组织50名工人轮班作业,争分夺秒抢抓作业窗口。“那段时间,工装都能拧出水,但检测报告上98.7%的压实度、1.2毫米的平整度误差,让所有辛苦都有了意义。”项目经理说道。在细节处理上,团队推行“毫米级”管理:路缘石安装误差控制在3毫米以内,检查井周边采用“钢筋网+膨胀混凝土”加固工艺,有效避免沉降开裂。竣工验收数据显示,项目路面抗滑性能、结构强度等18项指标全部优于设计标准,其中标线合格率达100%。

民生温度:从“施工路”到“民心路”

建成后的西环路、智深路、迎宾路三条主干道路面宽阔平整,交通标线清晰规范,显著提升了区域通行效率。“这条新路修得又平又宽,出门方便多了,孩子上学也更放心了!”居民们由衷赞叹。

更令人欣喜的是,新建的雨水管网系统最大管径达2.0米,排水能力较改造前提升三倍,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雨季内涝问题。“以前一下大雨就发愁,出门就得‘蹚河’,现在雨停路干,出门不沾泥!”家住沟南路附近的王女士感慨道。项目以实实在在的建设成果,让居民真切感受到了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稳稳的幸福”。

八建集团将以此次项目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城市更新领域的创新路径,用实干与担当书写新时代建设者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