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资本撞上地缘政治,再精明的商人也会被时代浪潮掀翻棋盘。7月31日,巴拿马总统何塞·劳尔·穆利诺轻描淡写地抛出一句话:政府准备收回运河两端港口的运营权,转向“公私合营”模式。这句话犹如在平静的国际海运市场投下一颗深水炸弹——就在几天前,香港长和集团刚宣布拟引入中国战略投资者加入全球港口收购财团。
为何巴拿马政府选择此刻发难?答案写在华盛顿与北京博弈的每一个回合里。
一纸政令,二十五年经营权悬于一线
巴拿马审计长阿内尔·弗洛雷斯向最高法院提交两纸诉状,直指长和子公司巴拿马港口公司(PPC)的“原罪”:
2021年续签的25年经营权绕过审计监管程序
合同条款“损害国家利益”,未给巴拿马带来足够经济回报
巴拿马总统穆利诺随即放风:“看不到合同继续执行的可能性”。法院消息人士透露,法官态度明确——港口收回几成定局。这场以“主权”为名的法律行动,时机精准得令人玩味。
戏剧性的是,长和早已澄清所有程序合法合规。但当国家机器开动,商业契约不过是政治祭坛上的羔羊。
中资入局的微妙时刻,点燃导火索
时间倒回三个月前。3月4日,长和宣布以228亿美元向贝莱德与地中海航运(MSC)财团出售全球43个港口,包含运河咽喉巴尔博亚与克里斯托瓦尔港。消息一出,北京骤然出手:
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启动反垄断审查,剑指占中国远洋贸易21%的巴拿马航线安全
官媒痛批交易“漠视国家利益”,长和市值蒸发781亿港元
资本终究低头。7月28日,长和公告称:拟邀请“中国内地主要策略投资者”加入收购财团。多方证实,央企中远海运要求持股超30%并拥有对巴拿马港口的否决权。
中资即将卡住美国财团咽喉之际,巴拿马政府突然“觉醒”了国家利益。
美国阴影下的主权大戏
巴拿马审计长弗洛雷斯宣称:“这是关于巴拿马主权”。但翻开地缘剧本,每一页都写着美国的意志:
特朗普1月就职演说誓言“收回运河控制权”,数小时后巴拿马审计署宣布彻查长和
美军“黑鹰”直升机7月降落巴拿马军演,配合技术绞杀令(强拆中国电子设备)
4月巴拿马终止与中国“一带一路”合作,转向美方靠拢
更露骨的算计藏在“公私合营”里。一旦法院判决合同无效,巴拿马可名正言顺将港口交给美国企业运营。既规避向长和支付天价赔偿,又让中国在商业规则下无处申辩——堪称一石二鸟的政治操作。
中国的破局之道:不止于否决权
当巴拿马运河波涛汹涌,北京早已布下多道防线:
资本钳制:中远要求对港口费率、中国船舶调度的否决权,确保咽喉要道不被“锁喉”
替代通道:中巴签署两洋铁路备忘录,经秘鲁钱凯港直通大西洋,绕开巴拿马
技术突围:北斗导航+区块链构建“数字航运主权”,即使港口易主仍握数据命脉
中远海运的介入更暗藏战略棋着。其与贝莱德/MSC形成45%-30%-25%的股权三角,用商业规则在美资主导的交易中嵌入“中国楔子”。当美国以“国家安全”阻挠中资收购比雷埃夫斯港的剧本重现,角色已然反转。
潮水退去,谁在裸泳?
巴拿马政府撕毁合同那一刻,摧毁的不仅是长和二十七年经营权。它亲手将国际商业社会信奉的契约精神沉入加勒比海。法律专家警告:此举或引发长和提起“政治动机征用”诉讼——但美国需要在乎吗?
小国在大国博弈中走钢丝,巴拿马的选择透着悲凉。美军直升机螺旋桨掀起1999年运河回归前的殖民记忆,总统穆利诺怒喝“要打架去你们自家后院”,却终究抵不过现实政治。
当巴尔博亚港的控制室未来亮起美国企业的标识,历史只会记住:所谓主权大旗,不过是新主子递给代理人的一块遮羞布。
而中国货轮正驶向新航道——秘鲁的钱凯港、巴西的两洋铁路、北极冰封航线。巴拿马运河的闸门或许会关闭,但大洋上的中国航迹,早已星罗棋布。
大国博弈的深水区,真正的赢家永远是那些能把对手的围堵变成自己通途的航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