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综合信息
 

并购专家析长和事件吁自觉将合规审查纳决策流程跨国企业应兼顾国安与民众福祉

●巴尔博亚港是长和集团经营的两个巴拿马港口之一。 资料图片

●巴尔博亚港是长和集团经营的两个巴拿马港口之一。 资料图片

 今年3月以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等部门多次表态,对长和集团出售港口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内蒙古债权服务中心执行理事长、并购专家丁璐接受香港文汇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和试图以「擦边」手段来规避监管的策略被政府部门识破并叫停,事件对跨国企业的启示在于:未来的全球化必须是「负责任的全球化」—企业既要追求商业利益,更需承担维护供应链安全、数据主权等公共责任,必须摒弃侥幸心理,建立「商业利益—国家安全—民众福祉」的三位一体思维。 ●香港文汇报记者郭瀚林、任芳颉北京报道

  「长和试图通过分拆港口交易来规避监管的做法,暴露出在供应链安全、数据主权等议题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今天,任何商业行为都无法脱离地缘政治框架的独立存在。」丁璐指出,全球供应链正经历从「成本驱动」向「安全驱动」的根本性重构,而长和交易涉及的43个港口覆盖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尤其是巴拿马运河两端港口对中国供应链具有非同小可的战略价值。中国监管部门的审查行动既是对个案风险的防控,更是对当前供应链「阵营化」趋势的主动回应。

  要评估交易对国安与公共利益影响

  丁璐强调,在具有重大影响的跨国并购或其它交易行为中,企业应自觉将合规审查纳入决策流程,事前充分评估其对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影响,规避潜在的风险。尤其国际秩序正面临深度重构,企业更需建立地缘风险预警机制,密切关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深思熟虑、周密布局,以免陷入被动。

  他还指出,在数字经济时代,企业责任的边界还进一步扩展至数据主权领域。长和旗下港口智能管理系统每日产生的10TB物流数据,若落入美资手中可能形成「数据霸凌」。 「未来,跨国企业可通过数据分类管理、数据加密、本地化存储、合规审计等措施,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用户隐私安全。」

  要在商业利益与国安之间找平衡点

  「对企业而言,必须摒弃侥幸心理,建立『商业利益—国家安全—民众福祉』的三位一体思维。」他强调,全球化并未终结,而是进入更强调「负责任」与「重安全」的新阶段,广大企业完全可以在商业利益与国家安全之间找到平衡点,而不是将两者对立。

  全国工商联执委、哈佛大学访问学者胡定核认为,从宏观背景来看,长和港口交易事件的发生与当前中美两国的全球较量密切相关。长和集团作为中国香港企业,资产遍布全球,既受中国法律法规规范,又靠近美国市场,这种特殊地位使其在商业运营中面临诸多压力。

  「市场主体合规合法就有权自主交易,这体现了全球化背景下跨国交易需兼顾商业与国家利益,在合法合规中推进。政府部门在审查管理时,也应考虑企业实际,合理监管。」胡定核表示,长和集团近期进行回应,强调商业考量与合规交易的承诺,对缓解社会担忧起到一定积极作用。未来各方仍需共同努力,推动市场在合法合规轨道上健康发展,实现商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