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灵石县,一座现代化职业校园拔地而起。步入校园,窗明几净的实训楼、功能齐备的教学实验区、宽敞明亮的活动空间跃入眼帘。
近日,由山西建投三建集团承建的灵石县职教中心一期工程——灵石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新建项目(第二标段)实现全面竣工并交付使用。令人惊叹的是,项目合同工期原本定为22个月,实际仅用9个月便高质量、高标准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工期压缩率达55%。
该项目涵盖1#、2#实训楼、教学实验楼、综合实训楼及附属大门等核心建筑,是灵石县完善职业教育体系、增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极大改善当地办学条件,为学子们提供教学、实训一体化的现代化学习环境,对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服务区域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精细管理,科学调度:打造高效建造“新范式”
极限工期下,为确保工程优质高效推进,项目团队通过精细化的进度管控、前瞻性的技术准备、充足的资源保障和高度协同的指挥机制,构建起一套高效建造“新范式”。
进度管理上,项目实行“以日保周、以周保月、以月保总目标”的动态管控机制。每日召开生产调度会,对照计划找偏差、分析原因、调配资源,确保每个节点刚性执行。这种“钉钉子”式的管理让工程进度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技术准备方面,团队打破“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传统模式,强化设计与施工深度融合。技术人员提前介入设计环节,预先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错漏碰缺,大幅减少施工阶段的变更和返工,为连续高效施工扫清技术障碍。
资源保障上,项目投入数倍于常规项目的人力、物力和机械设备,采取“多作业面平行施工、不同工序交叉作业”模式,土建、安装、装修等工序紧密衔接,最大化利用作业空间和时间。对主要材料和设备提前招标采购,建立应急供应链,确保物资供应“零等待”。
协同机制方面,成立由业主、设计、施工、监理及分包单位组成的“一体化联合指挥部”,打破沟通壁垒,实行极简决策流程。问题现场协商、当场决策、立即执行,彻底避免了因沟通不畅、审批冗长导致的工期延误。
攻坚克难,无畏挑战:极限奋战展现国企担当
项目的快速推进并非一帆风顺。建设团队不仅要应对工期紧、任务重、工艺标准高的三重考验,更遭遇了项目启动即逢冬季施工的不利条件。
2024年10月开工以来,灵石地区气温持续走低,低温环境给混凝土浇筑、基础开挖等关键工序带来严峻挑战:混凝土凝固速度减慢、强度增长受影响,施工机械效率下降,人员作业环境恶劣……面对极端气候与紧迫工期的叠加压力,项目部科学制定冬季施工方案,采取搭设保温棚、添加早强剂、加强测温监控等系列措施,确保工程质量不受低温影响。
作为工程的“最强大脑”,项目部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将庞大工程分解为无数细小节点,编制出精细的“作战图”和“时间表”。面对突发状况,总能第一时间响应、快速决策、精准施策,确保项目巨轮在高速航行中始终保持平稳。
九个月的建设历程,凝聚着项目全体建设者的艰辛付出与无私奉献,每一段时光都镌刻着汗水与智慧交织的奋斗印记。他们以匠心致初心,兑现了对灵石人民的承诺,为当地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随着新校园的投入使用,灵石县职业教育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支撑。这座现代化校园将成为灵石县职业教育发展的新起点,见证一批又一批学子在这里成长成才,实现人生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