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山西建投总承包公司山钢·龙城一品项目:精筑安居新典范 匠心建造幸福家

塔吊林立参天起,轰鸣声声协奏忙。秋光里,位于太原市小店区龙城南街红寺村2号的山钢·龙城一品项目建设正酣。

作为龙城新区核心板块的高端住宅示范工程,该项目总建筑面积42.58万平方米,分南北两标段开发,涵盖18栋住宅、1所小学、1所幼儿园及社区配套等,肩负着提升区域居住品质、优化城市形态的重要使命。山西建投总承包公司负责其中7栋住宅、5栋商业及社区会客配套等范围施工建设。

创新破题提效益

项目桩基施工阶段恰逢雨季,地下水位持续上升导致原降水方案难以满足施工需求,存在桩基塌孔等质量安全隐患。面对这一突发情况,项目团队迅速组织专家论证,对降水方案进行系统性优化调整。通过增加降水井数量,在关键区域加密布设井点,增设辅助排水沟渠并升级抽排设备,显著提高降水效率;实施分层降水控制,针对不同土层特性采取差异化降水策略,实时掌握地下水位变化,实现各土层精准降水控制;封堵周边渗漏通道,减少地下水补给。通过综合施策,团队成功将地下水位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不仅避免了桩基塌孔风险,还确保了施工进度按计划推进。

装置BIM效果图

在钢筋焊接施工环节,项目团队针对异径钢筋对接时轴线偏差大、焊接线性差的行业难题,组建技术攻关小组开展专项研究。经过多次试验优化,成功研发“一种建筑施工用钢筋件焊接定位装置”,该装置通过双向螺纹丝杆和V型槽夹块实现异径钢筋精准固定,配合激光对中系统将轴线偏差控制在1毫米以内,焊接线性合格率提升至100%,单处焊接耗时缩短至1.5分钟,有效杜绝了因线性偏差导致的返工问题。该创新成果累计创造经济效益25万元,并荣获2025年山西省“五小”创新成果三等奖,为行业同类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精益建造优履约

项目团队实施的“BIM+装配式”精益建造体系实现工程提质增效。在BIM应用方面,设计阶段建立全专业三维模型,开展管线综合排布与碰撞检测,提前解决设计冲突;施工阶段通过4D进度模拟优化工序衔接,利用BIM模型生成预制构件加工图,确保设计意图精准传递。装配式工艺实施中,采用标准化PC构件设计,建立构件编码体系,通过工厂预制实现叠合板、楼梯等构件毫米级精度控制。

“PC+铝模(保模一体板)+爬架”工法通过三项协同机制提升效率:PC构件工厂预制与铝模现场拼装形成“预制+现浇”组合体系,大幅减少模板支设时间;爬架与铝模(保模一体板)协同并进,实现资源高效利用的同时,显著压缩外墙施工周期;同时通过数字模型预拼装验证,优化节点连接方式,使平均单层施工周期缩短。该体系实施后,项目9#、10#、11#、13#、14# 楼主体关键节点按期完成,为后续装修阶段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有力保障了项目的整体履约进度。

降本增效固根本

项目团队深度践行大商务管理战略,以“技术降本为核心、流程管控为抓手”,构建“技术+商务+生产”三线联动、小组协同机制,定期组织跨小组成本分析会,对量价差异进行联合诊断;实施质量成本联动管控,将验收结果与分包结算直接挂钩,切实将成本管控贯穿项目全周期,实现降本与增效双向突破。

在前期策划阶段,联合开展施工图预算与目标成本测算,技术小组优化设计方案,商务小组评估成本可行性,生产小组制定实施计划,确保成本目标的可实现性。施工阶段建立动态管控机制:技术小组定期提供工艺优化方案,商务小组实时跟踪合同履约,生产小组严格执行标准化施工,三方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数据共享。通过三线协同,项目材料损耗率大幅降低,机械闲置率下降10%,整体成本较预算节约8%。该机制有效解决了传统管理中技术、商务、生产脱节的问题,实现了从单点管控向系统管控的转变。

目前,项目住宅主体建设已完成60%,相关配套设施正按计划推进。下一步,项目团队将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优化数字管理平台,强化成本动态管控,通过技术驱动、数据协同和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确保项目高质量履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