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联合国大会这种地方,有时候,冰冷的数字比唾沫横飞的演讲管用得多。当计票器最终定格在145票赞成、5票反对时,整个会场的气氛,那叫一个微妙。
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投票。这场压倒性的胜利,让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能通过视频连线参会,更像一记响亮的耳光,结结实实地甩在了某些国家的脸上。
美国代表的脸色,估计比调色盘还精彩。他们想玩点拒发签证的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把巴勒斯坦的声音彻底关在门外。结果呢?石头搬起来,砸的却是自己的脚。
这下可好,不仅把自己的偏心眼儿亮给了全世界看,还把自己搞成了前所未有的孤家寡人。
小算盘打翻脸丢到联合国了
就在这场闹剧快收场时,中方代表耿爽站了出来。他的发言,就像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成了全场的焦点。
没有长篇大论,没有外交辞令,就简简单单七个字:“蛮横无理又孤立”。这七个字一出来,简直就是对着美国代表进行“公开处刑”,那种被千夫所指的窘迫感,怕是想当场找个地缝钻进去的心都有了。
说白了,中国没兴趣专门让谁难堪。可问题是,美国这次的事办得实在太离谱。为了死保以色列,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不惜践踏国际规则,想把联合国当成自家的后花园。
这种做法,压根没能挡住各国支持巴勒斯坦的浪潮,反而让自己的那点小九九被看了个底朝天。各国代表心里跟明镜似的,对这种行为,恐怕只剩下鄙夷了。所以说,这场“公开处刑”,纯属美国自找的。
可特朗普总统似乎还没搞清楚状况,总以为只要护住以色列,就能稳坐中东的钓鱼台。殊不知,以色列的疯狂行径,早就把整个阿拉伯世界给惹毛了。
卡塔尔对以色列恨得牙痒痒,就连沙特这种老牌盟友,都开始跟美国公开保持距离,转头就和巴基斯坦签了共同防御协定。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沙特变相拥有了核保护伞,而这恰恰是美国多年来最不愿看到的。说到底,为了一个以色列,美国正在丢掉整个阿拉伯世界。
一票难求老大哥说话没人听了
你以为145比5就够惨了?不,这仅仅是个开胃菜。没过多久,在联大会议上,熟悉的剧本又演了一遍。
这次是中国提出的“联合国与上海合作组织合作”决议。按老规矩,这种决议从2009年起,大家都是“协商一致”通过,给彼此个面子,根本用不着投票。
可偏偏今年美国非要跳出来唱反调,不仅拒绝商量,还非得逼着大家投票。他们大概是想给中国和上合组织来个下马威,显摆一下自己的影响力。
结果呢?120票赞成,27票反对。又是一场毫无悬念的打脸。就连意大利、日本这些美国的老伙计,这次都选择了弃权,明摆着不想再跟着美国一条道走到黑了。
一次是意外,两次可就是规律了。耿爽在会上更是直接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他指出,美国最近已经连续七次对联合国与其他地区组织的合作决议投了反对票。
这下所有人都看明白了。美国压根不是针对谁,它是反对一切不由自己说了算的多边合作。这种“我不同意,你们谁也别想玩”的霸道逻辑,在今天的世界上,是真不灵了。
凭啥上合组织朋友越来越多
为啥越来越多的国家,不愿意再听美国的指挥棒了?你看看美国怎么“合作”的,再看看上合组织是怎么做的,答案就清清楚楚了。
美国给的援助,后面总跟着一长串的附加条件:你要改法律,你要调外交,你还得在人权问题上听我的。这哪是合作啊,这分明就是控制和交易。
而上合组织推行的“上海精神”,讲的是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大家不按意识形态划线,也不逼着你“选边站队”。坐下来就是为了共同发展,为了把蛋糕一起做大。
无论是中亚国家搞本币结算,还是各种跨境能源项目,给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乌兹别克斯坦和俄罗斯的本币结算比例都超过了40%,这不是谁强迫的,是大家自己算明白了账——离了美元,日子才能过得更安稳。
美国当然也看懂了,所以才急了,才会在联合国这种场合,拼了命地打压这些自己控制不了的合作。他们怕啊,怕这种平等互利的模式一旦成了主流,那个由西方主导的旧秩序就会被彻底架空,他们靠霸权躺着占便宜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结语
耿爽在发言最后说,希望美方不要再把联合国和地区组织的合作当成政治工具,而是要拿出行动,展示一个大国该有的样子。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却字字戳心。
想想看,曾几何时,美国还是联合国的主要发起国之一,是多边主义的倡导者。而现在呢?它却常常站在了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对立面。
说到底,不是这个世界变了,而是美国把“霸权优先”看得比“多边共识”更重要。上合组织的发展,不会因为某个国家的反对就停下来,只会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当美国执意要走一条“百里挑一”的孤僻之路时,中国推动的多边合作,正迎来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
未来的世界格局,或许,就在这一次次的投票中,被悄悄地改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