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综合信息
 

2025年《福布斯》全球最佳雇主

不管是达美航空(Delta Air Lines)的哪一趟航班,关闭舱门准备起飞都是安全流程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在公司总部,有一扇“大门”却始终敞开。

达美航空执行副总裁兼首席人力官艾莉森·奥斯班德(Allison Ausband)表示,员工可借由公司的“门户开放政策”,通过电子邮件或当面交流的方式,直接与管理层沟通。此外,公司每个业务区域都有指定的高级管理人员,他们定期走访员工,通报业务最新动态并解答各类疑问。这些管理人员还会认真倾听员工意见、重视员工关切,公司的部分新福利项目就是根据员工反馈推出的。

达美航空员工在洛杉矶搭建儿童游乐场。图片来源:Rank Studios for Delta Air Lines

奥斯班德说:“我们想听到、也需要听到员工的声音,我们需要通过他们了解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奥斯班德表示,这种开放的沟通渠道很受员工认可,也营造了更积极的工作氛围。这一策略还助力达美航空在今年的《福布斯》全球最佳雇主榜单中升至第二,较2024年的第六名提升四位。

为评选出这份年度榜单,《福布斯》与市场研究公司Statista合作,对全球30多万名跨国企业员工展开调查,他们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就职公司的员工规模均超1000人。受访者需回答自己向亲友推荐所在公司的可能性,并从福利、人才培养、工作环境、培训机会等维度为公司打分。此外,受访者还可评价过去两年里供职过的公司,以及通过行业信息或亲友的工作经历了解到的企业。

我们结合过去三年的数据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其中近期数据及在职员工的评价权重更高。各地人口规模及符合条件的企业数量存在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上榜企业数量因而也有所不同。最终得分最高的900家企业成功跻身榜单。

达美航空是交通运输与物流行业中唯一一家进入前50名的企业。该行业名次第二高的是法航荷航集团(Air France-KLM,第84名),随后是海运巨头A.P.穆勒-马士基(A.P. Moller-Maersk,第114名)和美国西南航空(Southwest Airlines,第125名)。

W Talent Solutions公司高管招聘与人才咨询高级经理杰斯·拉罗谢尔(Jess LaRochelle)指出,物流、制造业、零售业及部分手工业等行业常受困于结构性或文化性障碍,管理模式往往落后于时代,或因工作性质(常需要员工到岗)而缺乏灵活性。交通运输与物流行业还面临劳动力老龄化的问题,美国劳工统计局(BLS)数据显示,该行业员工中位年龄略高于43岁,比整体劳动力中位年龄大1岁。

拉罗谢尔在谈及这些行业的企业时表示:“许多企业都在努力改进,但在文化建设和沟通方面还是未能达到员工的期望。”

奥斯班德表示,为缩小传统行业惯例与当下员工需求之间的差距,达美航空采取了“倾听-行动-再倾听”的沟通模式。例如,公司通过员工敬业度调查了解到他们需要更多财务方面的指导与支持,便在2023年推出了“应急储蓄计划”——员工可参与财务健康培训,并能获得1000美元应急资金。奥斯班德透露,截至目前已有超过4万名员工参与该计划。此外,员工此前表示希望员工旅行优惠政策能更灵活,公司了解此诉求后便调整了相关权益,允许员工多带一名同行者。

而另一边,专业服务、科技、医疗健康等行业的企业在员工满意度方面表现突出。拉罗谢尔说:“这些行业主动拥抱灵活性、注重职业发展和内部沟通,这也是它们保持竞争力的手段。”

这个发现与《福布斯》最新榜单的结果相一致——前五名中有三家来自IT软件与服务行业,其中微软连续两年蝉联榜首,谷歌母公司Alphabet位列第三,Adobe排名第四。

Adobe首席人力官兼员工体验执行副总裁Gloria Chen表示,公司的“创新精神”是许多员工选择留下并在Adobe实现个人成长的原因。Chen本人已在Adobe任职超过25年。

Chen指出,作为一家软件公司,Adobe“始终着眼未来,探索下一个重大突破。在如今这个人工智能的时代,这份探索的动力依然强劲”。人工智能确实已席卷整个企业界。麦肯锡3月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78%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公司至少在一个业务环节使用人工智能,63%的受访者表示公司在至少两个业务环节应用该技术。


出席2025年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的西门子员工。图片来源:GIULIA IANNICELLI for Siemens

西门子(第41名)从不畏惧变革,如今也在积极拥抱人工智能。该公司全球人才与组织负责人南达·伯克(Nanda Burke)表示,西门子一直在不断重塑自我,“同时我们也鼓励员工这么做”。SiemensGPT就是其中一项创新成果,员工可通过这款工具聊天互动,还能创建专属机器人。自去年10月以来,员工已创建了超过1.5万个机器人。

St. Charles Consulting Group总裁拉里·达勒姆(Larry Durham)表示,随着人工智能在众多工作场所迅速普及,“人机协作”已成为顶尖雇主的一项“核心能力”。他发现,领先企业运用人工智能处理模式识别、数据分析等任务,让员工能有更多时间从事创意工作和维护人际关系。达勒姆说:“员工能专注于有意义的战略性工作,工作满意度也就更高。”

引入人工智能并鼓励员工接触这项技术,也让员工有了学习新技能的机会。达勒姆指出,如果缺乏技能培养,员工就容易感到自己停滞不前,看不到清晰的成长路径。“要是员工觉得无法在现有岗位之外拓展能力,往往就会选择离职。”

同时,雇主们也明显感受到,留住员工变得越来越难。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员工在同一家公司的中位任职时长为3.9年,是200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因此,尽管并不存在能让员工始终保持敬业与满意的“万能公式”,但今年的上榜企业仍在日复一日地朝着这一目标努力。

在今年的福布斯全球最佳雇主榜单中,中国大陆企业表现亮眼,其中国家电网排名最高,阿里巴巴和腾讯紧随其后。在中国榜单前十名中,来自软件IT与服务业、银行与金融业的企业各占三席。

以下为2025年福布斯全球最佳雇主榜单中的部分中国内地公司:

(如需查看完整榜单,请访问https://www.forbes.com/lists/worlds-best-employers/。)


制榜方法

为评选2025年全球最佳雇主,《福布斯》与市场研究公司Statista合作,对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万名员工展开线上调查。调查独立于任何企业,以确保受访者匿名性。受访者需通过开放式问题(含自动填充选项)说明自己的就职企业,而参与榜单评选的企业需满足员工规模超1000人且业务遍及全球这两项条件。

受访者需回答自己向亲友推荐所在公司的可能性,并从薪资、职业晋升机会、工作与生活平衡、公司声誉等维度为公司打分。此外,受访者还可对过往两年内就职过的雇主,以及通过行业认知、亲友工作经历所了解的公司进行评价。

我们结合过去三年的数据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和评分,其中近期数据及在职员工的评价权重更高。得分最高的企业进入最终榜单。各地人口规模及符合条件的企业数量存在差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上榜企业数量因而也有所不同。最终,得分最高的900家企业成功入选全球最佳雇主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