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综合信息
 

海牙北约峰会,泽连斯基从“站C位”沦为“当陪客”

2025北约峰会于6月24日至25日在荷兰海牙举行,非北约成员国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受邀与会,但待遇大相径庭,备受冷落。
这一转变不仅折射出乌克兰地缘价值的暴跌,更透露出他个人政治处境的多重煎熬。.

峰会安排上的羞辱
本次峰会仅安排两项核心活动,欢迎晚宴与理事会会议。特朗普明确要求泽连斯基不能参加理事会议,只能参加晚宴,而象征乌方参与机制的“北约-乌克兰理事会会议”被直接取消,因为乌克兰不是北约成员国。
在座位安排上,主办方刻意隔开特朗普与泽连斯基,避免重演2月白宫会晤时的公开争吵。此举实为将泽连斯基标记为“麻烦制造者”,暗示其言行需受管控。
峰会焦点不再是俄乌冲突,而是转向“成员国军费增至GDP5%”,乌克兰问题被刻意淡化。特朗普视此为个人“胜利”,而乌方诉求沦为次要注脚。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表示,泽连斯基没有参加海牙北约峰会的正式日程,因为美国、土耳其、斯洛伐克和匈牙利不想与他坐在同一张桌子旁。
泽连斯基被系统性排除在决策圈外,从“反俄英雄”沦为需要被“防冲突”的麻烦人物。这种安排无异于外交羞辱,直白宣告“乌克兰不配参与核心议程”。
从西方宠儿到战略负担
昔日光环的崩塌。俄乌冲突初期,泽连斯基是西方议会演讲的常客,获封《时代》年度人物,拜登政府更宣称其入约“不可逆”。如今,北约虽承诺次年提供406亿欧元军援,但秘书长吕特坦言“美国援助已枯竭”,欧洲填补缺口的姿态更像“止损”而非力挺。
特朗普的实用主义碾压。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厌恶公开化——2月白宫会晤中,他指责乌方“不感恩”“赌博三战”,更直言“乌克兰无权命令美国”。矿产协议谈判破裂后,特朗普在社媒抨击其“不尊重美国”,要求他“想清楚再来”。这一次更是把泽连斯基直接晾到一边。
欧洲支持的虚与实。德、英等国虽加大军援(如德国新批30亿欧元),但聚焦“防御性武器”,且明确排除派兵可能。欧盟内部对乌入约分歧尖锐,匈牙利等国直接反对,其余则观望美国态度。
西方掌声渐息,当特朗普将乌视为“讹诈美国的拖油瓶”,而欧洲无力补位时,泽连斯基不得不直面一个残酷现实——乌克兰已成为西方急于甩掉的包袱。
政治表演与孤注一掷
为挽回颓势,泽连斯基近期行为显露焦虑:
首先,推迟谈判以绑架北约。俄媒披露,他故意拖延与俄方确定伊斯坦布尔会谈日期,意图在北约峰会前榨取更多承诺,将峰会变成“对俄施压筹码”。
其次,狮子大开口的军援索求。他向北约索要GDP0.25%的武器生产分成,相当于要求盟友“无条件供养乌克兰”,被外界视为绝望下的道德绑架。
再次,形象重塑的仓促尝试。峰会前,他罕见换上西装访问英国,与查尔斯三世和斯塔默会晤,试图以“非战时状态”姿态争取支持。此举反暴露其急于摆脱“乞援者”标签的无力感。
明知西方耐心耗尽,仍要做最后一搏,这就是泽连斯基当下的心态,他既不甘心接受俄罗斯条件,又无力独立支撑战局,只能在表演性外交中延缓政治死亡。
乌克兰的深层恐
美方削减援乌机构人员(从64人裁至8人)、终止电网援助项目,乌政府治理能力进一步削弱。若西方彻底断援,泽连斯基的“抗俄领袖”人设将失去支点。
特朗普中东特使威特科夫透露,泽连斯基团队已默认“入约无望”,且明白停火需以“放弃北约”为代价。北约秘书长吕特虽口头坚持“入约不可逆”,实则推迟至“美国新政府定调”,实为缓兵之计。
美俄私下协调迹象增多(如特朗普称“普京未违背协议”),而乌方在矿产协议中被要求以50%资源收益注资美国主导基金,暴露其正沦为大国交易的筹码。
泽连斯基从“救国总统”滑向“亡国领导人”的恐惧日益清晰。当特朗普将5%军费承诺视为“功劳”,而欧洲讨论“停战后维和部队”时,他深知西方已开始筹备“后泽连斯基时代”的乌克兰。
北约峰会如同一面棱镜,折射出乌克兰的残酷现实——当大国转向内顾时,小国只能咀嚼苦果。泽连斯基的西装与强撑的微笑背后,是“一个自知时间所剩无几的赌徒,在赌桌清场前的最后环顾”。
是为舔美跪美者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