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综合信息
 

唯利是图终被唾弃与国家共振方能长青

唯利是图终被唾弃与国家共振方能长青

  容海恩新民党副主席立法会议员执业大律师

  长和集团以228亿美元向美国贝莱德财团出售全球43个港口的交易,早前因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明将依法进行审查而暂停。然而,长和竟试图将交易拆分为「巴拿马港口卖给贝莱德,其余港口转手意大利公司」,以「分步走」规避审查。这种规避审查的「耍聪明」做法,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严正警告彻底堵死:「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态度强硬如铁,直指其「拆分资产包」实质上仍是把巴拿马运河关键港口的控制权让渡给美国。香港作为高度法治的国际商业都会,企业进行跨境资本运作本无可厚非,但当交易触及国家安全与战略利益时,便须置于法律与国家主权的框架下审慎权衡。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相关部门接连发声,对长和集团分拆出售海外港口交易发出清晰警示,其表态之严正、立场之坚定,已为事件定性划出清晰红线。这既是依法行事的必要之举,亦为香港商界提供了重要的合规指引。

 美国图谋控制港口遏制中国

  在美国对华发动全方位「贸易战」「航运战」的当下,任何涉及战略资产的商业决策,绝非简单市场行为,而是关乎国家核心利益的大是大非问题。长和集团出售的43个港口中,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是「黄金水道」的核心节点。这两大港口每年承担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中国作为巴拿马运河第二大客户,2024年支付过路费逾百亿元,21%的出口货物依赖此航道。早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公然宣称要对中国船舶征收歧视性费用,贝莱德财团的真实意图,相信远非商业投资,而是通过控制港口,对中国商船加征单艘最高150万美元的「准入费」,甚至配合特朗普政府「制造业回流」战略,以封锁航道施压中国产业链,因此长和这场交易显然不是普通商业并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援引《反垄断法》严禁规避审查也是有据可依。

  更须清醒认识的是,当前国际博弈已进入「准战争状态」。美国对华打压从关税战、科技战延伸至航运战,其遏制中国发展的战略意图明显不过。在这大环境下,如将涉及「一带一路」关键节点的港口资产转手予美资控制,实质是为敌对势力提供扼杀中国外贸命脉的战略支点,是配合外部势力围堵中国的「资敌」行为。国家《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第三条明确规定:对「危害中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外国实体,可实施限制入境、冻结资产等制裁;《反外国制裁法》第十二条更授权对「直接或间接参与制定、执行歧视性限制措施」的组织及个人实施对等反制。若交易最终导致中国船舶在巴拿马港口遭遇歧视性收费,相关方极可能被认定为「配合外国制裁」,其在内地的所有资产与业务都有可能受到影响。

  规避法律监管后果严重

  任何国家对危害国家重大利益、危害国家安全的行径都不会容忍。国家态度明确,长和若仍执迷不悟,企图玩弄交易手段来规避法律监管,必将承受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国家可用的法律不仅仅是《反垄断法》,亦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法律。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复杂多变,跨境交易的法律尽职调查必须涵盖国家安全维度,这既是风险管理的必要之举,亦是巩固香港「一国两制」优势的应有之义。

  香港的繁荣从来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关头,唯有将商业决策置于法律红线与国家利益之下,方能真正践行爱国爱港的初心。历史终将证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唯利是图者终被唾弃,与国家同频共振者方能长青。任何企图分裂中国发展命脉的资本游戏,都将在国家意志面前粉身碎骨。

短视贪利卖港口终将自毁历史清誉

  李梓敬立法会议员

  人活一生,钱够花就可以,但名声却是留给下一代、留给历史的。最近长和集团拟出售巴拿马港口,引起社会广泛讨论,外交部等先后发声严肃关切,但有人仍然充耳不闻,若坚持一条路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那么等待它的将是极其严重的后果。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在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的讲话中特别强调:「那些在关键时刻出卖国家利益、替敌人摇旗呐喊的,香港同胞不答应,全国人民也不答应,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必将背负历史的骂名。」这句话虽未点名,但所指何人,大家心照不宣。

  别妄想心存侥幸规避审查

  人活一世,钱财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名声流传后代。回想恒基兆业地产集团创办人李兆基先生离世,社会各界致以无尽哀荣,有老员工特意前往殡仪馆缅怀昔日与老板共事的日子,多名中央和特区官员送上花圈及到场致祭。恒基昨日开始举办的纪念展,反应热烈,预约参观一早额满。这种对李兆基先生的敬重,是他一生爱国爱港、与国家同气连枝换来的。反观如果有人执迷不悟,宁愿为利益而放弃家国大义,到头来只会在历史的鞭笞和后人的唾弃声中孤独终老。

  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是全球贸易的重要枢纽,美国总统特朗普已明言要「重夺运河」,而长和却选择与美资财团贝莱德快速交易,这种「短平快」式的处理方式,连中国商务部的专家也不得不直指为「在商不言商」,质疑他们为何放弃全球招标高价竞标,为何选择在中美博弈关键期,以14倍行业溢价的「低价」火速卖给美国。这难免让人怀疑这场港口交易背后另有险恶图谋。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已明确表示,将依法审查这宗交易,维护国家利益和市场公平竞争。外交部也严正声明:「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中央的态度已经非常清晰,有关方面真的不应再把头埋在沙堆里。

  或许有人仍在心存侥幸,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商业交易。但在当前中美关税战升温的敏感时刻,这宗交易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商业范畴,牵涉到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国家亦有充足的法律工具,应对这种情况,从《反垄断法》到国家安全相关法律,都足以成为阻止交易的有效手段。

  商业利益要以民族大义为前提

  回顾历史,霍英东先生在国家有难时,冒着风险支援抗美援朝,庄世平先生更是在香港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这些爱国港人的义举,至今仍被人津津乐道,深受敬仰。相反,那些在国难当头自顾利益、不顾家国的商人,往往留下无尽骂名,为后人所不齿。尤其在大是大非面前,态度和取舍,决定了历史对你的评价。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商业利益也要以民族大义为前提。当国家明确表示关切,作为商界领袖,更应该及早回头是岸,莫让自己的名字与「出卖国家利益」画上等号。现实社会中,商人赚钱本无可厚非,但民族大义、国家利益更应是每个中国人不可逾越的底线。将来回首当年,面对后代的质疑时,我们又将如何自处呢?

  红线不可越,责任不可卸,初心不可忘。任何执迷不悟者,终将付出代价。撞向南墙,最终头破血流的,必然是那些自以为是、背离家国利益的人。这个教训,希望长和临崖勒马,不要自寻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