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长和计划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一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昨日再度作出回应,指出「高度关注有关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与今年3月份首次回应相比,此次「两个不得」的明确表态,发出更加强烈的信息。相关企业必须切实遵守国家有关法律,切实履行自身的承诺,立即停止相关交易,否则国家有关部门将采取必要行动,后果非常严重。
相关企业多番进行公关操弄,意图让计划蒙混过关。近日,《华尔街日报》再度「放风」称,意大利航运巨头家族持有的地中海航运公司,考虑将两个巴拿马港口从长和交易中剥离,先收购余下41个港口;余下的2个巴拿马运河港口的交易中,51%股权由贝莱德旗下GIP持有,49%由TiL持有;报道并指「这组合有助令美国总统特朗普相信巴拿马港口将交由美资控制。」
显而易见,这是意图通过改变交易组合,来达到完成交易的目的,本质上依然是将港口拱手相让给美资财团。但不论如何变换名义,交易主体自始至终都是美资财团贝莱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安排之下,美资宁可不要其余41个港口,也要确保巴拿马运河港口的控制权,足以说明这宗交易的性质。就在昨天,特朗普就巴拿马运河港口发帖称,无论是美国的军用还是商用船只,都必须得到免费通过,并威胁称「若没有美国,这两个港口根本不会存在」。
一旦美资控制了该港口,中资船只日后又岂能「顺利」通过?美国势必会千方百计进行刁难,正如日前宣布将对所有中国制造船只征收天价港口费一样,意图全面封堵中国的航运业和造船业。如此浅显不过的道理,长和岂会不知道。但相关企业明知交易将严重破坏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也要按美国当局的意图落实,并且不断进行眼花缭乱的迷惑性操作,到底意欲何为?
3月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表示,「我们注意到此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这是国家相关机构的首度表态,当时舆论就已指出,这是实质性审查,国家有足够的法律赋权和手段进行。但一个月过去,长和并没有采取果断中止交易的决定,反而不断朝着美方所希望的交易方向推进。对此,国家市监总局再度发声,而时隔近一个月,两次表态有着巨大的区别。
从「注意」到「高度关注」,从表示「进行审查」到列明「两个不得」,从指出「公共利益」到强调「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从未指明具体对象到强调「交易各方」,国家市监总局的立场和态度很清晰,执法的要求和力度一次比一次明确。与其说这是「关注」交易,不如说是提出严正的警告。如果相关企业坚持「一条路走到黑」,结果是可以预料到的,不仅交易不可能成功,企业其他经营也必会受到影响。
当前美国所发动的不是普通的「关税战」,而是一场全面遏制中国发展的「绞杀战」,从早前的科技、金融,到近期的贸易、航运、制造业,未来只会不断「加码」。退一步不仅不可能海阔天空,更可能是万丈深渊。美国要的不是我们的「税」,而是我们的「命」。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地与国家站在一起,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这是中国人应有的风骨和气节。那些在关键时刻出卖国家利益、替敌人摇旗呐喊的,香港同胞不答应,全国人民也不答应,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长和必须立即停止交易!
图:长和的港口交易继续引起各界关注,有航运界人士指出,任何商业买卖如牵涉国家利益,都应该慎重考虑。
长和计划出售巴拿马运河港口等资产,持续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言人重申,高度关注长和出售海外港口有关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香港各界人士对此纷纷表示支持,表示这是维护国家发展利益的必要举措。有航运界人士指出,任何商业买卖如牵涉国家利益,都应该慎重考虑,「做个铮铮爱国企业家,福荫子孙留佳话」。有工商界人士强调,当触碰到国家利益及战略安全底线时,真正有商业远见的人会全面考量,守住大义大节。唯有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避免成为「无根浮萍」,避免留下骂名。 \大公报记者龚学鸣
针对《华尔街日报》4月16日报道称「长和出售海外港口将分拆为两个交易继续进行」一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27日回应表示,高度关注有关交易,将依法进行审查。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审查,未获批准前,不得实施集中,否则将承担法律责任。
港口交易倘达成
中企将面对不公平竞争
进出口界立法会议员黄英豪表示,在全球地缘经济格局剧烈震荡的背景下,这宗交易不仅引发了围绕国家战略安全、国际商贸规则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广泛争议,更是涉及中国与拉美地区年贸易额超6000亿美元的「海上生命线」,也与香港作为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息息相关。中国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启动反垄断审查,既是对国家核心利益的必要守护,也是对香港长远发展的责任担当。
黄英豪指出,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在社交平台上发帖称,应该允许美国船只免费通过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可见美国完全无视国际法和运河所在国法律和合约精神,这种行为会再削弱其影响力和其他国家及人民对美国以及美债和美元的信心。他重申,作为商界人士,重大决策不应只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当触碰国家利益及战略安全底线时,真正的商业远见是需全面考量,唯有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避免成为「无根浮萍」。
香港明华船务有限公司主席、海运学会主席、世界航商大会董事长兼总经理林铭锋表示,通常跨国企业收购抑或合并,都需要得到相关国家反垄断当局审核通过才可成交。任何商业买卖如牵涉国家利益,都应该慎重考虑。他强调,长和当前的妥善处理方法应是重新考虑,从长计议,与相关部门密切沟通。
立法会议员郭伟强表示,据贝莱德主席兼行政总裁芬克向股东发函的内容,今次收购是由贝莱德集团与Global Infrastructure Partners(GIP,2024年底被贝莱德收购)联合Mediterranean Shipping Company SA(MSC,拥有577艘货柜船)及Terminal Investment Ltd(TIL,全球最大货柜码头营运商之一)进行的。如若这笔涉及「和记港口在23个国家43个港口的80%权益,以及在巴拿马运河两个码头的90%权益」的交易能够达成,上述联合财团将在全球拥有约100个码头。这也意味着,这宗交易会令中国海运企业遭遇不公平竞争。
维护国家利益
企业才能真正成功和长久
新社联离岛地区委员会副主席陈嘉丽表示,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对此交易进行审查,是维护国家发展利益的必要举措。希望长和将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强调以家国情怀为指引,才能达到真正成功和长久。她强调,当前美国对中国和香港特区滥收关税,以及提出对中国制造或拥有的船舶征收高额港口费用,以遏制中国造船、物流和海运业发展,长和这项交易已绝非纯粹的商业活动,有关企业不能再执迷不悟了。
【大公报讯】记者龚学鸣报道: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日前表示,长和港口交易各方不得采取任何方式规避反垄断审查。相关新闻在社交媒体上受到网民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国家利益大于一切,支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调查!面对如此大是大非,商人应该守住底线,呼吁长和谨慎考虑。
网民「沉逸」说,中美博弈是国战,国家安全是底线和红线!觉得可以靠资本力量去冲的,只能说请别后悔。 「吴四海」表示,长和将出售的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分拆交易,明显是在规避反垄断调查;但长和是否清楚,卖掉这次交易中涉及的任何港口,都有可能卡住国家的船运,从而被迅速锁住咽喉呢? 「云开吾见青」质疑:企业并购自说自话怎么保证公平竞争呢?支持国家一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