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行业新闻 > 综合信息
 

中国三项文献遗产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新华社巴黎4月17日电(记者张百慧 罗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7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将74项文献遗产新列入其《世界记忆名录》,其中包括中国组织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990)》以及中国与斯里兰卡联合申报的郑和遗存《布施锡兰山佛寺碑(1409年2月15日)》。至此,中国共有18项文献遗产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名录

2025年新增入世界记忆国际名录的74项文献遗产清单

曾侯乙的编钟

提交者:中国。
曾侯乙编钟是1978年在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葬中发现的一套古代中国青铜编钟。这些编钟可以追溯到2400年前,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青铜编钟。这套编钟共有3755个铭文,是已知的公元前5世纪唯一具有如此规模的音乐理论文献。这套编钟展示了“一钟双音”系统、12音音乐 temperament和调音系统,这些都是以前未知的。曾侯乙编钟的铭文和音乐信息代表了最早的考古文献,展示了音乐中的数学关系。
湖北省博物馆
少林寺石碑 (566-1990)
提交者:中国。
少林寺,成立于公元495年,被誉为禅宗的祖庭、古皇家寺庙,也是中国武术的发祥地之一。少林寺现存的499块石碑,以1424年的石刻形式,构成了相对完整和连贯的历史文献序列。这些石刻作为原始记录,记录了少林寺与国家政治权力、著名知识分子、世俗社会以及海外僧人之间的广泛互动,涵盖了政治、经济、宗教、赋税、军事、文化以及自然景观等各个方面。少林寺的石碑体现了石刻艺术与保存文本的巧妙结合。
少林寺
三语铭文 (TribhashaSellipiya)
提交者:中国和斯里兰卡。
三语铭文是一块带有中文、波斯语和泰米尔语铭文的石碑,赞美佛陀、神祇毗湿奴和真主。1911年,由一名英国工程师在斯里兰卡发现,现保存于科伦坡国家博物馆,同时在加勒国家博物馆展出复制品。石碑日期为1409年2月15日,由郑和 Admiral Zheng He 安装。最初刻制在南京的宝船厂公园,他在第三次航行期间将其带到了斯里兰卡。铭文提到了向圣地山神殿的供奉。这是唯一一块包含中文、泰米尔语和波斯语的三语铭文,代表了三个不同的地区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