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中心 > 时政要闻
 

资讯中心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揭晓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记者董博婷)为表彰我国优秀青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贡献,集中展示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激励引导全国广大青年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决定,授予王传英等30名同志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授予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等30个青年集体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授予王崇鹏等677名同志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奖。

  荣获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分别是: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传英,杭州宇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王兴兴,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高级技师牛菲菲(女),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龙伟杰,上海科创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卢俊威,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飞机铆装钳工首席操作技师冯攀龙,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朱杨柱,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九江公司特级技师刘青(女),中铁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雄忻高铁项目试验员关改玉(女),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灵杰,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微纳光子学与材料国际实验室主任、特种发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李炜,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探矿工程处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李宽,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李星星,国家安全部干部李继盛,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寒地黑土生境健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杨帆(女),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临沧边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杨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邹韵(女),乐聚(深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冷晓琨,江苏金陵机械制造总厂专业技术员张雯集,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博州边境管理支队道浪特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阿思里别克,浙江小百花越剧院演员陈丽君(女),江西兵哥送菜实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陈堃源,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硅基材料与集成器件实验室副主任郑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监测中心副主任赵亚杰(女),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党支部副书记兼村团支部书记洛古有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桂海潮,北京京东远升科技有限公司职工栾玉帅,中国二冶集团有限公司焊工,中国冶金科工集团首席技师、高级工程师高磊,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智能处理器研究中心主任郭崎,安徽省东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韩东成。

  荣获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的分别是:新疆克州阿图什市哈拉峻乡谢依特小学戍边支教西部计划志愿者服务队,96712部队44分队,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路12306青年技术攻关团队,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黎巴嫩撤侨包机机组,嫦娥六号任务工程总体青年突击队,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研制团队,国家税务总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税务局青年集体,“鼓浪屿好小哥”快递青年服务队,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救治团队,天津大学新能源化工创新团队,中国农业大学曲周科技小院团队,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磴口县三北治沙青年突击队,科德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五轴数控关键技术及整机研发团队,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高铁装配制造工艺“‘一口清’精质先锋”青年团队,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空间主动光电技术研究青年团队,南京理工大学新一代火炸药青年创新团队,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青年团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高场磁体技术青年创新先锋队,东方航天港集团海上火箭发射及回收技术攻坚团队,中国中铁隧道局隧道掘进机及智能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研发团队,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化材料成形与装备团队,中南大学轨道交通空气动力与碰撞安全技术创新团队,中国算力网青年攻关团队,平陆运河青年突击队,南海安全青年战队,“电磁利剑”重大装备体系工程团队,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第三代半导体核心芯片攻关团队,南梁革命纪念馆南梁精神宣讲队,中复神鹰“中国强度”核心技术攻关青年团队。

  受到表彰的青年和青年集体,是新时代我国各族各界青年的杰出代表和先锋力量。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各领域各方面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以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奋力书写了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新华社北京4月30日电 题:青春之我 时代强音——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得者速写

  新华社记者董博婷

  2025年度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暨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评选结果30日揭晓。作为当代青年的杰出代表,他们以热血为楫击水中流,以理想为阶勇赴青云,向高处、向远方,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过程中,在人人享有出彩机会的时代发出强音。

  他们,是强国建设的先锋——

  当“深度学习”作为新的计算模式,掀起人工智能新一轮发展热潮,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智能处理器研究中心主任郭崎便要当那弄潮儿。

  带领团队研制了国内首套智能计算系统软件;推动“寒武纪”系列深度神经网络处理器规模化应用……郭崎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国产智能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插上翅膀。

  2024年,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灵杰率领的团队成功观察到引力子在凝聚态物质中的“投影”。这一量子物理领域的重大成果一经发布便引起学术界轰动,也意味着中国在这一基础研究领域跃居世界前沿。

  如何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杜灵杰的回答尽显青年意气:“科研工作者要敢于走出‘舒适区’、挑战‘无人区’,瞄准最前沿、引领新方向。”

  作为高校青年教授,深耕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领域,攻克多项关键技术难关;作为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出色完成数十项空间科学实验……从三尺讲台到中国空间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桂海潮以“双重身份”诠释了科技报国的新内涵。

  面向国家需求,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王传英聚焦推动工业母机发展,带领团队攻克40余项关键性技术难题,研发10余个国内首台(套)产品,解决长期困扰我国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

  “科学研究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持久战,唯有以世界科技前沿为靶心,持续突破创新,才能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王传英说。

  他们,是披荆斩棘的勇士——

  坚守“西部民兵第一哨”11年,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博州边境管理支队道浪特边境派出所副所长阿思里别克的巡逻里程累计12万余公里,走破了26双鞋。

  开展清山踏查630余次,破获各类刑事、治安案件200余起,帮助边民解决困难3800余件……他用心用情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热血和忠诚在边境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线。

  日复一日的坚守,抒写始终如一的忠诚。

  坐落在黑龙江省漠河市洛古河村的“最北夫妻警务室”,是大兴安岭边境管理支队北极边境派出所民警史先强和妻子辅警沈欣的家。

  零下40多摄氏度,封冻的江面上可以看到他们巡逻的身影;村深路远,村民出行不便,警务室的服务范畴便不断扩大:为村民修电脑、办证件、捎物资……

  被问到会在这里坚持多久,史先强说:“说不准,也许要一直在这工作到退休,所有的坚守都值得。”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探矿工程处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李宽,每年平均野外工作时长达300余天。

  向地球深部进军!扎根一线十多年,这位“90后”用不懈的奋斗,完成了国内第一个陆域可燃冰勘探孔和第一个试采孔施工任务,参与探获大型、特大型金矿3座,特大型铅锌矿1座,潜在经济价值上千亿元。

  他们,连夜奔袭1000余公里,第一时间挺进地震灾区;他们,冒着二次雪崩的危险,在超1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搜救;他们,为扑灭山火连续鏖战6个昼夜,翻越5座海拔近4000米的高山……林芝市森林消防支队288名指战员,用舍生忘死的实际行动一次次为人民送去温暖与希望。

  他们,是多彩人生的主角——

  博士毕业后,她没有选择繁华都市,而是和鸟儿一样迁徙安家至黄河口,一头扎进了自己热爱的事业。

  赵亚杰,现任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监测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监测、智慧化保护管理工作。十多年来,她守护着374种鸟类栖息的核心区域,为推动黄河口候鸟栖息地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作出自己的贡献。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龙伟杰,青年大国工匠的杰出代表。

  为了站上技能巅峰,他常年无休,累计训练超17000小时。2024年9月,凭借精湛的专业技能,他在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第47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荣获数控铣项目金牌。

  从大山娃子到世界冠军,“工匠精神”在龙伟杰身上闪光。他说:“这是我们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最好时代。”

  书写自己的诗篇,也增色他人的画卷。

  “戏法不仅是一场演出,更是传递爱与希望的桥梁。”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山戏法第五代传承人贾博涛十年来累计志愿服务530余场次,为1200多名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传授魔术和戏法。

  在追着叫他“戏法哥哥”的孩子们眼中,贾博涛带来的不仅是观看演出时的快乐,更点燃了孩子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自动避障、精准喷洒的无人机;24小时在线、会拉警报的传感器……农民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是中国农业大学曲周科技小院团队的初心。

  年轻的团队成员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学术成果留在百姓家。

  东风掠过大地,这片热土上的年轻身影,正以青春作笔,在民族复兴的壮阔卷帙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诗行——字里行间跃动的,既是少年人的意气凌霄,更是新时代的磅礴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