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山西省林长制办公室关于调整省级林长及责任区域的通知。
通知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强林长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全面推动落实林草资源保护发展目标责任,结合部分省领导变动和工作需要,经省双总林长审签同意,现对省级林长及责任区域予以调整。调整后的省级林长名单和责任区域如下:
一、省级总林长
唐登杰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卢东亮 省委副书记、省长
二、省级副总林长
杨勤荣 副省长
三、省级林长
汤志平 副省长 (责任区域:长治市、晋城市)
赵红严 副省长 (责任区域:晋中市)
杨勤荣 副省长 (责任区域:太原市、吕梁市、临汾市)
林红玉 副省长 (责任区域:大同市、朔州市)
张韶华 副省长 (责任区域:忻州市、阳泉市)
景普秋 副省长 (责任区域:运城市)
林长制是指按照“分级负责”原则,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林长制体系,各级林长负责督促指导本责任区内森林资源保护发展工作,协调解决森林资源保护发展重大问题,依法查处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2024年,山西省林长制工作在省级总林长、省级林长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深入推进林长制改革核心目标,助推林草重点工作提质量、上水平,超额完成年度营造林任务,“十四五”防沙治沙任务提前收官,一体化发展草种业成为全国样板,服务保障古贤水库、集大原高铁等212项国、省重点工程涉林用地审批工作顺利推进,林草总产值突破700亿元大关,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开展“百场带千村”行动,带动6.7万名群众直接增收2.91亿元。全省林草事业在林长制牵引下,呈现出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并进的良好态势。
今年2月19日,山西省林长制办公室召开2025年第一次省级林长制工作联席会议。会议谋划2025年重点工作,2025年是收官“十四五”和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全省林长制工作要在机制完善、运用见效上持续发力;要在服务林草、支撑发展上赋能加力;要在优化考核、正向激励上善于蓄力;要在法治领航、依法治林上精准借力;要在智慧引领、宣传引导上汇聚合力,为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服务生态发展大局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7月23日,山西省河湖长制林长制工作会议在太原召开。省委书记、省总河长、省总林长唐登杰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总河长、省总林长卢东亮主持会议。副省长杨勤荣通报有关情况,林红玉、张韶华、景普秋出席。
会议指出,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切实增强重焕“山西好风光”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持续推动河湖长制林长制走深走实,不断提升全省河湖林草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坚决筑牢黄河中游和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
会议充分肯定全省河湖林草保护治理工作成效。指出,要一以贯之、久久为功强化河湖长制,全面贯彻“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原则,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扎实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生态保护工程,持续强化“七河”“五湖”生态保护修复、中小河流治理、岩溶大泉保护和水土流失治理,加快现代水网体系建设,全力抓好治水兴水节水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水支撑水保障。要全面落实林长制,坚持扩绿、兴绿、护绿并举,更加注重提质、兴业、利民,严格落实“以水定绿”重大要求,深入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高质量推进“三北”工程建设,培育壮大林草产业,切实加强林草资源保护管理,扎实做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不断厚植绿色基底。会议强调,当前我省已进入“七下八上”主汛期,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树牢底线思维、夯实责任链条,精心做好防汛抗洪预案和防灾减灾救灾准备工作,扎实开展重要防洪工程、重大基础设施等关键部位巡查排险,加强暴雨洪涝灾害监测预警,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制度,着力防范暴雨洪涝灾害、地质灾害、城市内涝和道路交通等领域灾害,坚决打好防汛抗洪救灾主动仗,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强调,要压紧压实各级党委政府和河湖长林长责任,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健全协同共治机制,巩固“省级统筹、区域协同、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河湖林草管理保护新格局,大力营造崇尚生态文明的浓厚氛围,推动美丽山西建设迈上新台阶。
世界晋商网综合整理